欢迎访问太原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网站!

四川广元:用科技点亮生活 共走"脱贫致富路"

中国网9月8日讯 帮助群众制定产业发展规划,到定点帮扶村定时开展技术培训,随时上门为群众答疑解难、出谋划策……这个秋天,四川广元市科技特派员付丕军格外忙碌。

bb48383b-9589-431e-9cac-dc36a8a0ff33_batchwm.jpg

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”。科技扶贫,直抵“造血”功能建设。自2015年任科技特派员以来,付丕军不停地穿梭山林、躬耕乡野,领着群众干、带着群众赚,为实现产业兴、农村美、农民富奉献着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汗水,带领越来越多的农户走出贫困、奔向小康,在希望的田野上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。

立足地方优势开出特色发展“良方”

“一直在甘肃陇南一带从事天麻的栽培和收购,事业虽有小成,但心一直空落落的。”2013年,37岁的付丕军怀揣对故土的深切思念,回到阔别近20年的家乡——宣河乡清泉村,他说“感觉人一下子踏实啦!”

“这么多年过去,乡亲们大部分还是进行传统农耕,没有什么特色产业,依然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。”家乡积贫积弱的现象深深刺痛了付丕军的心,怎样才能带动父老乡亲摆脱贫困,致富奔康?付丕军经过多方考察,决定利用自己多年累积下来的天麻栽种技术、成熟的销售渠道、以及家乡天麻产业的空白重操旧业,带领乡亲们发展天麻产业。

“我们这里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,自然林业资源丰富,气候湿润,非常适合天麻等中药材种植。”为打消乡亲们心中的重重顾虑,付丕军陆续在清泉村、红梁村、竹坝村共流转了100多亩林地,建起了天麻育种园和商品天麻栽培示范基地。“只要我的基地产生了好的效益,自然就有人愿意跟着我一起干,另外,我还提供种苗采购、技术指导、销售等‘一条龙’服务。”付丕军笑言。

“年龄大了,出去务工没人要,在家辛辛苦苦刨几分地还不够糊嘴。”清泉村一组60多岁的村民黄长方、黄长贵兄弟俩和许多保持观望的群众一样,选择了到基地边务工、边考察、边学技术,“周边有50多户农户在基地里长期务工,一年下来,一人少说也要挣个万把块钱,还免费学到了技术,一举多得。”

“发展天麻就是付丕军为我们几个村开出的发展‘良方’呀!”2015年,付丕军栽种的第一批天麻开始采收。“我的乖乖,一个个大的跟红薯样的,共收了8万多斤,产值近百万元。”乡亲们在惊叹之余,终于下定决心要跟付丕军一起干出个名堂来。

用科技点亮生活带乡亲走上“致富路”

为让更多的乡亲们加入到发展天麻产业的队伍中来,2015年,付丕军组织成立了“广元市朝天区科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”,同年还成立了广元市首个村级返乡农民工创业信息平台“清泉村创客驿站”,专为有创业意愿的乡亲们提供技术跟踪服务和交流平台。

“2016年,仅红梁、竹坝两个贫困村的种植基地建设,直接参与的贫困户就达35户,带动发展农户72户。”付丕军一心为家乡发展、为乡亲致富的创举被广为流传,同年,他先后被聘为朝天区科技特派员、广元市科技特派员。

两年多来,付丕军先后定点联系帮扶宣河乡竹坝村、红梁村,临溪乡党家村、四新村,小安乡龙灯村、全胜村,文安乡葛家村等十余个贫困村,足迹遍布朝天的山山水水,为当地群众送去致富的“福音”,被他们亲切地称为“天麻王”、“财神爷”。

“没有付丕军,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!”党家村贫困户李荣龙一提起付丕军,就直竖大拇指。2016年,李荣龙在付丕军的帮助下,种起了天麻,先是几分地,再是一亩地,今年已发展到近两亩的规模啦。“顺顺利利摘了穷帽子不说,今年毛收入4、5万是莫得问题的。”

用科技点亮群众们生活的的航向,是付丕军一直不变的追求。翻开付丕军的工作记录册,仅2017年,付丕军定时到帮联村开展技术培训12次,培训人次近千人;入户进行技术指导跟踪服务超过百次,电话解疑释惑次数多到“无法计算”。“经常是一天密到密到地接电话,电话都打爆。”付丕军的妻子说。

据了解,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,付丕军除利用“基地+贫困户”模式带动百姓种植天麻,免费为帮联村提供天麻种植技术培训、密环菌菌种和天麻种子之外,还致力于科技攻关,引进新品种开展白芨种植示范,并形成多项科技成果,分获市、区级科技成果奖。他所创建的天麻和白芨种植基地,更是被命名为“市级科技特派员扶贫示范基地”。

相关推荐